文章来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8140312-1.aspx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4日電)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單位今天在報紙刊登大幅聲明,強調掩埋場是廢棄物處理重要角色,環團發聯合聲明反擊,馬頭山掩埋場位於河川上游,對中下游污染潛勢不可小覷。
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公司富駿和可寧衛公司今天在蘋果日報及自由時報頭版刊登大幅聲明,認為馬頭山開發掩埋場案環評審查已歷時3年之久,屢遭反對者抗議訴諸司法加以阻擾,同時強調掩埋場是不可取代的環保設施,希望取得政府和社會大眾支持,讓開發案早日通過環評儘速開發。
對此,30多個環保團體發表聯合聲明反擊,強調掩埋場填埋的東西不像人類排泄物最終會被微生物分解循環重回大地,而是含有毒性物質、無法被生物分解,且與大自然不能相容的焚化飛灰等,因此掩埋場選址應以是否有斷層通過及地質不透水性作為重要條件。
聲明也提到,通常這些掩埋場地底都要鋪上不透水布,避免和廢棄物接觸過的雨水下滲,造成水土污染。但即便不透水布沒有破,當大雨來襲時,廢棄物產生的大量滲出水可能會超過其污水處理設施容量而外溢,造成下游水體和生態環境污染,目前爭議中的馬頭山和龍崎掩埋場,皆位於河川上游,其對中下游地區的污染潛勢,不可小覷。
環團呼籲,政府應發揮智慧儘早打消這兩個掩埋場的興建計畫,並從那些已污染或具高污染潛勢的土地中尋找合適場址來儲存廢棄物,而且以類似物流倉儲方式,興建立體的室內廢棄物儲存場所,以避免掩埋場本質上的諸多缺陷。
此外,即使場址有限,政府與產業界也必須正視這個事實,早點轉型成符合「循環經濟」的體質,未來才有希望。(編輯:張芷瑄)1070814
關鍵字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