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線減肥,中醫減重,中醫減肥-中醫埋線減肥
    關於診所   診療項目   常見問題   減重資訊   診所位置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相國寺儲氣庫,溫暖又一個冬天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cneo.com.cn/article-154836-1.html"

煮熟巴蜀盛宴,點亮萬家燈火相國寺儲氣庫,溫暖又一個冬天記者石杏茹劉燕這是一個難得的秋日,陽光像水晶般透明,水亮水亮地在森林間流淌,在翠綠的竹葉那明晰的脈絡里流動,在縱橫交錯的天然氣管道上打轉,在儲氣庫人飛揚的發絲上彈奏動聽的音樂。行千里,致廣大,贊美的是重慶,也是贊美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和渝北交界的華鎣山麓的相國寺儲氣庫。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相國寺儲氣庫是中國西南地區首座地下儲氣庫,也是目前全國注采能力最強的地下儲氣庫,日采氣量最大能達到2200萬立方米。如果按照每家每戶每天1.5立方的用氣量計算,這里每天采出的天然氣足以保證全國近1500多萬戶家庭的生活用氣。相國寺儲氣庫雖好,惜乎太少!儲氣能力不足已經成為我國天然氣穩定供應乃至整個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加快儲氣設施的建設勢在必行。儲氣庫應該如何選址,如何建設,如何運行管理?正在打造中石油儲氣庫標桿的相國寺儲氣庫是一個可以參照的樣板。天生麗質石破天驚!1977年10月27日12時27分,重慶市渝北區青峰山上相國寺構造18號井石炭系儲氣層射孔,放噴點火,無阻流量每天高達340萬立方米,測試產量76萬立方米……石炭系的發現,讓川東地區從此成為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為川渝地區加快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桃花落了春紅,太匆匆。人事有代謝,往來有古今。每個油氣田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經過近40年的開發,相國寺氣田石炭系儲層接近枯竭。2012年3月14日,相國寺氣田石炭系最后一口生產井——中國石油“功勛井”相18井停止采氣。就在人們以為有著近40年開采歷史的相國寺氣田石炭系要功成身退的時候,中國石油人讓它來了一次華麗轉身,由采氣變為儲氣續寫傳奇。利用枯竭氣田建設地下儲氣庫,經濟、可靠,目前全世界有此類儲氣庫逾400座。中國石油選擇相國寺氣田建設西南地區首座地下儲氣庫,用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馬新華的話說是因為該儲層“天生麗質”。“南北通透,連通性好,注得進、儲得住、采得出,不含水、不含硫,離目標市場又很近。”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儲氣庫管理處相國寺集注站站長吳利說,“相國寺氣田石炭系儲層先天條件是最優秀的,地層圈閉性好,像被嚴密包裹的蜂巢,最適合建設儲氣庫。”最適合建地下儲氣庫的相國寺氣田真正實現華麗轉身卻并不容易。相國寺儲氣庫集注站建在重慶北碚區海拔約1000米且風景如畫的青峰山上,儲氣庫主體工程包括注采井鉆井工程、地面集輸工程和長輸管道工程,工藝復雜,工程浩大。然而,極目望去,群山莽莽,溝壑縱橫,山路拐連拐,彎連彎,山的盡頭還是山,路的盡頭卻沒有路。怎么辦“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儲氣庫管理處經理蔣華全全程見證了建庫的艱辛。“我們推平了5個山頭,涉及20多萬立方米的土石方,當時道路還是碎石路,不僅窄,而且不止十八個彎。為了把設備拉上山,需要先把道路拓寬,把拐彎抹角的地方弄平。”相國寺儲氣庫集注站最大的設備是熱交換器,長20米,重逾70噸。為了把這個大家伙拉上山,工程隊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另一個困難是山上缺水,施工用水需要用罐車一車一車運上去。2013年6月29日,相國寺儲氣庫正式投產,設計總庫容量42.6億立方米,工作氣量22.8億立方米。如今儲氣庫的員工大部分參與了當時的工程建設,走過了一道道山,爬過了一道道坎。許多人激動得落下眼淚。巡檢班班長管貞平說:“就像自己的娃兒考上了大學一樣開心。”我為什麼眼里飽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馬新華總經理說:“相國寺儲氣庫在全國儲氣庫中整體儲氣量并不是最大的,但是是中國注采能力最大、日調峰采氣量最高的儲氣庫,扛起了全國地下儲氣庫調峰保供的大旗,切實發揮了戰略儲備、季節調峰、事故應急的作用。”數你最美和許多員工一樣,每次乘飛機回重慶的時候,蔣華全都喜歡拍相國寺儲氣庫。俯瞰大地,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棲身于郁郁蒼蒼、重重疊疊的竹海間,占地面積107畝的相國寺儲氣庫集注站猶如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艦,一條“氣龍”就“藏身”在它身下2.5公里處。相國寺儲氣庫為什麼會建在森林公園內?相國寺儲氣庫的選址具有唯一性。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說:“我國主要以陸相含油氣盆地為主,油氣地質條件復雜,給氣藏型儲氣庫選址帶來極大難度。國外700多座儲氣庫埋藏幾乎都在2500米以內,沒有斷層或極少斷層,儲層高孔高滲、很多儲層滲透率都是達西級的。放眼望去,中國符合上述條件的油氣藏構造卻屈指可數,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建在森林公園內的相國寺儲氣庫如何與風景區相匹配?走在集注站里,和傳統的天然氣集輸站截然不同。鳥鳴花艷樹綠,紅黃管道相間配上站外的竹海林濤,好一片人世間清涼之地。這就是中國“最美儲氣庫”,集注站內綠化面積達到50%以上。置身其中,清新的空氣吸入鼻腔,從身體穿梭而過,讓人不能不拿出手機用鏡頭記錄每一片綠的顏色,見證每一道黃的詩意,感受每一處紅的熱情。吳利介紹說:“為了讓儲氣庫和森林渾然一體,相得益彰,相國寺儲氣庫在建庫時把能移栽的樹木都重新移栽。同時,為減少森林植被占壓,把消防水池埋在地下,上面種上草坪,污水全部拉走處理。”微風過去,一片落葉飄然而下,路過的女職工范琴隨手撿起放到垃圾桶內。她和丈夫陳彪都在儲氣庫工作,在同一個班組。為了照顧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兩個人你在家時我在山上,十幾年來每個月只能在交接班時見兩次面。她說:“儲氣庫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在這么美的家里工作,就得按家里的標準愛護它的環境衛生。”守護安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腳下有毒蛇,頭頂有馬蜂,身后有大狗。”提起自己的工作,管道巡護班班長柯真敏有一個在常人看來非常戲劇化的概括。儲氣庫的工作每一環都必須嚴格進行,管道安全的巡檢更是重中之重。柯真敏介紹,相國寺儲氣庫有150多公里的管道,現在巡管班實行網格化+信息化管理,每一段管道都有專人負責。他說:“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路,巡管員就用砍刀砍出一條路,帶上干糧和水一進山就是一整天。”相國寺集注站副站長雷達說:“現在管道途經之處的村民都變成了我們的眼睛,有什麼建設施工信息都會及時告知。今年已經有52個電話主動打到儲氣庫這邊。”管道附近的村民成了守護儲氣庫安全的眼睛,是因為儲氣庫人把他們當親人看。村里許多壯勞力都出去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小孩。遇到困難時,管道巡護員工就會及時對他們進行幫扶,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為了守護管道安全,儲氣庫加強與地方協調,每個月都要到管道途經的村鎮進行走訪和宣傳,把印有緊急聯系電話的雨傘和購物袋發送到百姓家里。2018年春節前夕,柯真敏被當地村民吳樹安邀請去吃刨豬湯。年底時殺過年豬邀請最好的朋友和親戚吃刨豬湯是當地的習俗。雖然沒有城里大廚做的精致和美觀,但鮮味卻是獨一無二的。一年辛苦后滿足的歡聲笑語驅散了冬日的寒風,氣氛異常活躍。中國石油人守護了儲氣庫的安全,也守護了企地關系的和諧。巡管難,巡高壓電線也不輕松。生產運行班班長劉真志除了生產運行外還守護著儲氣庫58公里的高壓電線的安全,每個月至少巡檢一次。據他介紹,最大的威脅是森林樹木。千萬別小看山里的小楠竹,能長得和鐵塔比肩高,竹葉一觸及電線很容易導致電線短路。“牽一發動而全身,電線出問題整個井站就沒電。你想想,儲氣庫生產停一天,起碼少注1000多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到了需要的時候采不來氣,有多少人要受影響?”守護儲氣庫的注采井站的安全工作不是戲劇,但比戲劇的矛盾沖突還要動人。2015年清明節,因村民上墳祭祖引發青峰山森林山火,火焰離注采井站只有一公里距離。收到警報后,巡檢班班長管貞平一面報警求援一面第一時間沖向一線滅火。當地武警官兵接警后迅速抵達搶險,巡檢班全體班員與他們共同行動。最終,火患撲滅了,他們臉熏黑了,鼻子里也都是煙塵,衣服濕透,幾十個人累得直接躺倒在草叢里。管貞平說:“不管是暴雨、地震、山火,還是山體滑坡,越是危險的時候,我們儲氣庫守護者越要出現在現場。”管理創效深秋,相國寺儲氣庫5號注采站相儲1井采氣樹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中國石油所有儲氣庫中首次采用7.5寸導管的一口大尺寸注采井,一口井的注采量占到相國寺儲氣庫13口井的五分之一。吳利介紹說:“相儲1井在2017年調峰采氣時每天采氣480萬立方米,以一家三口人一天用氣1立方米算,一口井一天的產量可供重慶市主城區綽綽有余。”相國寺儲氣庫的儲氣量占中國石油6座儲氣庫的13%,卻承擔了超過20%調峰保供量,尤其是2017年因“煤改氣”天然氣需求量大增、國外氣源減量的嚴峻形勢下,全采全供大管網累計達到99天,單個采氣期內最高達到40天。在盡社會責任的同時,相國寺儲氣庫也成為創效先鋒。僅2018年就注氣16.8億立方米,2018年~2019年采氣13.6億立方米,單井產量每天達130萬立方米。與別的儲氣庫比,單位成本要低很多。與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其他二級單位比,儲氣庫人均創效排在了前列。效益來自儲氣庫的天生麗質,更來自科學的運行與管理,儲氣庫管理處實施了全員創新創效活動。2017年初,相國寺儲氣庫脫水裝置熱媒油爐出現供熱不足,嚴重影響儲氣庫的調峰供氣。相國寺儲氣庫采氣工、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中國石油榜樣·好工匠”、中國石油采氣技能專家姜婷婷與技術人員一起,連續蹲守現場,收集各類數據,分析查找問題,大膽提出更換大功率燃燒器,同時進行適應的燃料氣系統改造的方案,有效解決了熱媒油爐供熱問題,確保了4套脫水裝置正常運行,保證了相國寺儲氣庫季節調峰功能的有效發揮。像這樣的例子在儲氣庫還有很多。比如針對相國寺儲氣庫8臺4000kW電驅式壓縮機組用電量大、電費較高的情況,大伙兒共同想辦法、出主意,開展生產運行成本分析,找準“出血點”,分析原因精準施策。通過深入學習用電政策、比選不同交易模式下的費用金額后,員工們提出了加強與地方供電公司溝通協調,將現有基本電費“按容量計費”模式調整為“按實際最大需量計費”的建議,實施后儲氣庫一個注氣周期可以節約基本電費150萬元。一流的企業做標準,相國寺儲氣庫依靠一個個的姜婷婷,不僅要做創效先鋒,而且強化科技攻關與應用,引領儲氣庫創新發展。近年來,儲氣庫管理處出版《相國寺儲氣庫建設與運行管理實踐》專著1部;獲得“一種壓縮天然氣除油器高壓密封圈”“一種管道埋設警示樁”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得“儲氣庫生產管理系統”等軟件著作登記權4項;編制發布《儲氣庫J-T閥脫水裝置運行管理規范》7項企業標準;榮獲2017年度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為打造中國石油標桿儲氣庫,儲氣庫管理處正在開展“兩化”融合貫標,推進智能化儲氣庫建設。蔣華全說:“在生產現場高度自動化管理基礎上,我們不斷探索建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了儲氣庫數字化管理平臺、物聯網,實現生產運行和日常管理的一體化、協同化、可視化和數字化,提升了工作和管理效率。”文化興企綿綿兮五千載,巴渝竹海;濟濟乎石油人,西南逐氣。四川盆地,向上追溯兩千年,是英國學者李·約瑟筆下“這種鉆探深井或鑿洞的技術……在漢代就已經在四川加以應用”的天然氣古代文明的故鄉;向上近百年,是誕生中國第一口旋轉鉆天然氣井的中國近代天然氣工業的搖籃;向上一個甲子順延至今,是四川石油人建成的全國首個天然氣工業基地、首個以生產天然氣為主的千萬噸級大油氣田……雖然滿盆皆氣,但每個氣田的發現都歷盡艱辛,川東石炭系的發現尤其如此。1977年的相國寺氣田,鉆塔挺立,鉆機轟鳴。時年36歲的32526鉆井隊隊長趙代祿帶領人馬,征戰構造主高點——相18井。打到設計井深2200米處,沒有油氣顯示。有人建議再打一二百米可能會有發現。四川石油人于此處打井之前,已經經過兩輪勘探均無功而返。如果再打下去還是顆粒無收責任誰負?時任川東礦區礦長邊鐵軍卻斬釘截鐵地說:“再打200米,出了問題我兜著!”舍我其誰!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石炭系的發現所展現出來的開拓創新和勇于擔責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四川石油人志存高遠,砥礪前行,為四川油氣田勘探開發出數以億計的天然氣產量,支撐川渝以至整個西南地區經濟社會日新月異,蓬勃發展。這種精神也完美地傳承到相國寺儲氣庫人身上,并不斷生長,形成文化自覺。吳利說:“除了先天條件以及后天管理等硬條件外,文化傳承是相國寺儲氣庫的軟實力。這種軟實力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就像奔騰不息的河流流向寬闊的大海,如今每個相國寺儲氣庫人都在思索:“打造中石油標桿儲氣庫,我能做什麼?我該做什麼?我該怎么做?”在這方面,黨員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據儲氣庫管理處黨委書記羅模學介紹,儲氣庫管理處黨委有4個基層黨組織,共有黨員60人,占職工總數近50%。每位黨員還與一名員工群眾結成對子,共同進步。當被問及哪些員工表現比較優秀時,羅模學很為難:“這是一個優秀的集體,每個人都非常優秀。”打開儲氣庫職工微信群,國有骨干能源企業在新時期的價值導向非常鮮明:“打雷了,儲氣庫高壓線路有沒有受影響?”“采氣單井和脫水裝置之間的操作管理存在較大差距,可以查閱下面這些資料解決。”“今天拍了幾張兄弟們冒雨搶通庫區公路塌方的照片,給大家分享。”……如今的相國寺儲氣庫正在進行擴容達產,到時注采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鶴立鶴群,互相學習,齊頭并進,何愁大事不成!(本版轉自《中國石油石化》雜志)

關鍵字標籤:heat exchanger fabric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