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805180044-1.aspx
520農運30年專題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8日電)520農運提出7大訴求,30年來,農委會認為,勉強兌現肥料自由買賣、推動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成立農業部等3項訴求,許多農業政策必須調整,農業才能永續發展。
520農運發生時,農運人士提出7大訴求,包含「全面辦理農保及農眷保」、「降低肥料售價」、「增加稻米保證收購價格與面積」、「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改革農田水利會」、「成立農業部」、「農地自由使用」。
農委會「第二次全國農業會議」官方文獻中記載,預備會議訂定8項討論題綱及39個子題,雖然不是就農運訴求逐一對照進行,但已注意到30年前自由貿易浪潮襲來,而且不走回頭路,台灣農業極待改善體質。
會議討論到提升農業行政功能、改進農田水利會組織、建立國產農產品受進口農產品損害時的救濟制度;甚至包括防治農業污染所涉及的用水管理、防止工廠零星設立於農業區、農產品衛生食安意識等。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認為,過了30年,農運人士的訴求,政府勉強做到3項。
首先,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今年一月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預計2年後廢除水利會改選。不過,「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則未實現。
陳吉仲解釋,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財富不一,資源要整合使用,並擴大灌區,讓全國尚有37萬公頃未納入17個水利會服務的灌區(31萬公頃),擴大建設納入,再配合國土計畫法規劃的農地生產、確保糧食安全。
其次,農業部可望於2年後設立。陳吉仲回憶,當年政府的八部二會沒有農業部門,目前行政院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草案,完成修法後將可施行;「要讓農業發展的位階跟其他產業平起平坐、整合推動,不再是犧牲角色。」
第3是肥料自由買賣,當年農民沒有稻穀議價權,必須用低於實際價值的稻穀,去換生產必須的肥料;如今肥料價格是穩定、均一的,水稻每公頃肥料約花費8000元,農民可以接受,肥料開銷已非主要生產成本。
至於農運的其他4項訴求,陳吉仲強調,「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尤其是「全面辦理農保及農眷保」,目前有農民和眷屬有農保,雖然多數人認為做得還不錯,但農民的社會保險仍不完整。
農委會正在推動農民職業災害保險修法,未來要再推動農民年金,而非老農津貼,如此一來,農民的社會安全保險體制才完整。
當然,農作物的天然災害保險近年已經開始推動了, 農委會農金局副局長周若男說,已推動梨、釋迦、芒果、水稻、石斑魚、禽流感及養殖漁業7種,今年希望再添7種,包含香蕉、鳳梨、木瓜、文旦柚、甜柿、蓮霧及農業設施。
對於「增加稻米保證收購價格與面積」這項訴求,水稻田每公頃生產量約5000多公斤,520農運之前,稻穀收購價格最好的計畫收購價一期稻作每公斤18.8元、每公頃收購970公斤,農運之後增為1600公斤;二期收購價每公斤15.8元,原本收購850公斤,農運後變成1200公斤。
但是,稻米計畫收購價現在每公斤26元,30年來才增加7元多,完全跟不上物價波動的幅度;而且對照國際糧價,黃豆、小麥、玉米的均價,1970年代每公噸約100美元,金融風暴前200美元,金融風暴後升至300美元。
鑑於稻米收購機制不足以照顧農民確保所得,農委會今年實施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補貼採友善耕作、自產自銷者,符合國際貿易自由化規範、對外有競爭力。
至今影響最大的農運訴求是「農地自由使用」,當初著眼於為農民增加收入;然而,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三讀修正,開放非農民自由買賣農地,結果讓「農地農有回不去了」, 陳吉仲說,現在要透過國土計畫法推動劃設農業發展地區,確保農地農用。
至於沒有做到的,陳吉仲說,未來要推動讓更多青農勇於參與農會的機制,並革新、擴充農會功能,特別是農會的供銷部既要建置冷鏈系統,也要推動整合生產端、行銷品牌與加工後銷售產品至市場的業務功能;甚至要讓幾個農會合併,扮演物流中心的角色,以便讓農會加速現代化運作。(編輯:陳清芳/卞金峰)1070518
延伸閱讀》520農運激發群眾運動 台灣解嚴後的民怨出口
延伸閱讀》開放農地自由買賣 衍生農地農用保衛戰
關鍵字標籤:...
|